丰田神话的破灭(2)
《日本的逻辑》作者:加藤嘉一 2017-04-10 23:04
丰田神话的破灭(2)
在这里,我们有三点值得深思:
首先,平常时期在世界绝对领先的日本人的忧患意识或危机感,为何在非常时刻却变得如此缓慢或迟钝?这既取决于日本岛国根性上的民族主义,也取决于日本战后奇迹上的经验主义。由此产生的“对内的偏见”和“对外的傲慢”使得日本人在关键时刻无法迅速应对危机。
其次,“丰田模式”也好,“日本制造”也好,实际上在日本战后腾飞下被“神化”了。大和民族都坚信,日本战后奇迹是日本以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的结果。日本制造才是使日本走出战败、回归国际社会、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根本力量。没有制造,便没有日本。被神化了的不是国家,也不是个人,而是企业,是制造业。但历史证明,任何被神化了的英雄都必然走向破灭或终结。假如有个“丰田神话”的东西曾存在过,那么,它应该破灭或崩溃,而不该盲目持续下去。
再次,历史证明,不衰落的帝国是不存在的,任何力量都是经衰落而重新崛起的。在这个意义上,曾被神化了的“丰田模式”如今需要做到的无非就是:反思与调整、回归与超越。“日本模式”的亮点无疑是以精密、细致、人性化的质量管理方式保证“顾客第一”、“消费者第一”的基本理念,对此,丰田需要在管理与精神双重层面上进行反思和回归。大和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天生优势”必须坚持到底。与此同时,在世界金融危机对日本实体经济的打击空前巨大、日本又必然遭遇老龄化这一社会困境的前提之下,如何寻找新的经营模式,调整“质”和“量”的关系,对此,丰田需要在管理与精神双重层面上进行调整与超越。
2月25日,我从出差地点广州赶回北京,晚上参加了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的节目“丰田神话是否破灭”那一刻,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刚刚“被出席”了美国众议院召开的听证会。我们就从评论丰田社长在听证会上的表现切入。
那天参加节目录制的有中国人、美国人以及韩国人,大家从各自的角度参与讨论。
我第一个发言,“丰田章男在美国听证会上做到了‘正常发挥’,该表达的都表达了,该回避的都回避了,作为日本大企业的老板,点到为止,有所保留,应该说,他尽力了”。
有个韩国嘉宾说,丰田社长鞠躬45度,那样不够诚恳,应该鞠90度。笔者回应说:“您错了,在日本,最有礼貌的鞠躬普遍为45度。奥巴马那样向天皇90度鞠躬才是不专业的。”
中国嘉宾表示:“丰田恐怕难以恢复原来的地位和名声”;“丰田的危机管理确实出了问题,过快的扩大生产脱离了企业的承受能力”。笔者回应说:“事态已经升级到这一地步,应该探讨如何把损失减少到最低,尽早恢复全球消费者对丰田的信心。”
我贯彻了“召回门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这里,我们有三点值得深思:
首先,平常时期在世界绝对领先的日本人的忧患意识或危机感,为何在非常时刻却变得如此缓慢或迟钝?这既取决于日本岛国根性上的民族主义,也取决于日本战后奇迹上的经验主义。由此产生的“对内的偏见”和“对外的傲慢”使得日本人在关键时刻无法迅速应对危机。
其次,“丰田模式”也好,“日本制造”也好,实际上在日本战后腾飞下被“神化”了。大和民族都坚信,日本战后奇迹是日本以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的结果。日本制造才是使日本走出战败、回归国际社会、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根本力量。没有制造,便没有日本。被神化了的不是国家,也不是个人,而是企业,是制造业。但历史证明,任何被神化了的英雄都必然走向破灭或终结。假如有个“丰田神话”的东西曾存在过,那么,它应该破灭或崩溃,而不该盲目持续下去。
再次,历史证明,不衰落的帝国是不存在的,任何力量都是经衰落而重新崛起的。在这个意义上,曾被神化了的“丰田模式”如今需要做到的无非就是:反思与调整、回归与超越。“日本模式”的亮点无疑是以精密、细致、人性化的质量管理方式保证“顾客第一”、“消费者第一”的基本理念,对此,丰田需要在管理与精神双重层面上进行反思和回归。大和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天生优势”必须坚持到底。与此同时,在世界金融危机对日本实体经济的打击空前巨大、日本又必然遭遇老龄化这一社会困境的前提之下,如何寻找新的经营模式,调整“质”和“量”的关系,对此,丰田需要在管理与精神双重层面上进行调整与超越。
2月25日,我从出差地点广州赶回北京,晚上参加了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的节目“丰田神话是否破灭”那一刻,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刚刚“被出席”了美国众议院召开的听证会。我们就从评论丰田社长在听证会上的表现切入。
那天参加节目录制的有中国人、美国人以及韩国人,大家从各自的角度参与讨论。
我第一个发言,“丰田章男在美国听证会上做到了‘正常发挥’,该表达的都表达了,该回避的都回避了,作为日本大企业的老板,点到为止,有所保留,应该说,他尽力了”。
有个韩国嘉宾说,丰田社长鞠躬45度,那样不够诚恳,应该鞠90度。笔者回应说:“您错了,在日本,最有礼貌的鞠躬普遍为45度。奥巴马那样向天皇90度鞠躬才是不专业的。”
中国嘉宾表示:“丰田恐怕难以恢复原来的地位和名声”;“丰田的危机管理确实出了问题,过快的扩大生产脱离了企业的承受能力”。笔者回应说:“事态已经升级到这一地步,应该探讨如何把损失减少到最低,尽早恢复全球消费者对丰田的信心。”
我贯彻了“召回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