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能否优良地生活下去?(4)
《日本的逻辑》作者:加藤嘉一 2017-04-10 23:04
日本人能否优良地生活下去?(4)
随着全球化、地区一体化等新潮流,日本也必然面临国内外不确定因素,承担崭新的国际责任,付出国际贡献,很有可能给日本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例如,“超高龄化社会”的到来必然迫使人口以及劳动市场结构重新调整,如何实施“移民政策”则必须成为全民讨论的话题。根据厚生劳动省的预测,日本劳动力人口在2005年达到峰值的6770万人后逐渐下降,到2025年减至6300万人,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也将逐渐向“头重脚轻”的方向发展(15-29岁为17.1%,30-59岁为63.5%,60岁以上为19.7%)。内阁府发表的《2008年少子化社会白皮书》指出,如果不能改变少子化趋势,2050年日本劳动力人口将减至4228万人,还不足2008年的2/3。
基本的社会秩序将在21世纪中期之前被重建。日本人不得不改变陈旧思维,实事求是进行观念改革。维持社会稳定不意味着什么都不改。时间不能停止、逆流。“国际社会与日本”、“国内社会国际化”、“适应国际社会发展”等课题必将涉及到日本人如何扩大生存空间,如何寻找发展道路的战略抉择。
亚里士多德谈到城邦优良的生活时有这样一个论述:
“对个人和对集体而言,人生的终极目的都数相同;最优良的个人的目的也就是最优良的政体的目的。所以这是明显的,个人和城邦都应具备操持闲假的品德;我们也反复论证和平为战争的目的,而闲假又正是勤劳(繁忙)的目的(那么这些品性当然特别重要)。操持闲假和培养思想的品德有些就操持于闲假时和闲假之中,另些则操持于繁忙时和繁忙之中”。
亚里士多德在从“优良”的角度考虑城邦治理时,把“闲假”的实现视为必不可少的因素。据他论述,就精英或当政者无法“闲假”的政体而言,即使这个社会的经济多么发达,军事力量多么强大,其社会本质上是“不优良”的。
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日本与其他国家社会一样,高薪者一般倾向于非常勤奋工作。这群人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平时要加班,周末得上班。生活特别辛苦,几乎没有娱乐。他们的纳税率最高,“纯收入”就受到相当大的限制。而低薪者群体的生活比高薪者群体轻松很多。收入低,纳税率就很低。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趋于比较完善,即使是低薪者,基本生活是能够被保证的。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低收入阶层反而享受着“精神富”,因为生活没有太多的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着全球化、地区一体化等新潮流,日本也必然面临国内外不确定因素,承担崭新的国际责任,付出国际贡献,很有可能给日本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例如,“超高龄化社会”的到来必然迫使人口以及劳动市场结构重新调整,如何实施“移民政策”则必须成为全民讨论的话题。根据厚生劳动省的预测,日本劳动力人口在2005年达到峰值的6770万人后逐渐下降,到2025年减至6300万人,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也将逐渐向“头重脚轻”的方向发展(15-29岁为17.1%,30-59岁为63.5%,60岁以上为19.7%)。内阁府发表的《2008年少子化社会白皮书》指出,如果不能改变少子化趋势,2050年日本劳动力人口将减至4228万人,还不足2008年的2/3。
基本的社会秩序将在21世纪中期之前被重建。日本人不得不改变陈旧思维,实事求是进行观念改革。维持社会稳定不意味着什么都不改。时间不能停止、逆流。“国际社会与日本”、“国内社会国际化”、“适应国际社会发展”等课题必将涉及到日本人如何扩大生存空间,如何寻找发展道路的战略抉择。
亚里士多德谈到城邦优良的生活时有这样一个论述:
“对个人和对集体而言,人生的终极目的都数相同;最优良的个人的目的也就是最优良的政体的目的。所以这是明显的,个人和城邦都应具备操持闲假的品德;我们也反复论证和平为战争的目的,而闲假又正是勤劳(繁忙)的目的(那么这些品性当然特别重要)。操持闲假和培养思想的品德有些就操持于闲假时和闲假之中,另些则操持于繁忙时和繁忙之中”。
亚里士多德在从“优良”的角度考虑城邦治理时,把“闲假”的实现视为必不可少的因素。据他论述,就精英或当政者无法“闲假”的政体而言,即使这个社会的经济多么发达,军事力量多么强大,其社会本质上是“不优良”的。
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日本与其他国家社会一样,高薪者一般倾向于非常勤奋工作。这群人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平时要加班,周末得上班。生活特别辛苦,几乎没有娱乐。他们的纳税率最高,“纯收入”就受到相当大的限制。而低薪者群体的生活比高薪者群体轻松很多。收入低,纳税率就很低。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趋于比较完善,即使是低薪者,基本生活是能够被保证的。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低收入阶层反而享受着“精神富”,因为生活没有太多的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