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能否优良地生活下去?(2)(2/2)
《日本的逻辑》作者:加藤嘉一 2017-04-10 23:04
教育、语言、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价值观……随着历史的脉络与时代的发展,日本社会也逐渐培养着多元文化。本着克服“少子老龄化”,实现国内劳动市场流动化、多样化的使命感,“多元主义”将是日本人朝着未来努力下去的目标和途径。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日本的两大政党——民主党(与社民党、国民新党联合执政)和自民党的对内外政策具有较为明显的“趋同性”。前一阵,日本政局实现了“变革”,“趋同政治”也依然在继续,没什么实际变革。如何走出金融危机下的国内不景气?如何有效引进海外优秀企业和劳动力?如何使财政健全化,并确保未来养老年金?如何巩固日美同盟,同时重视亚洲外交?如何在国际社会上提高日本的政治发言权和外交地位?实质上很难找到执政党与在野党之间的政策差别,只是言语之争。日本的政党政治以两党为核心的多党制,但从各个党派、派系之间的关系看,它与其说是美国式的“垂直竞争型”,不如说是日本传统的“水平合作型”。日本不适合推行经常轮换的两党政治,更适合相对稳定、比较固定的、实际上的一党政治。
日本战后奉行着17、18世纪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1689—1755)的“三权分立”,即政体由立法(国会)、行政(政府)、司法(法院)机构组成,而三者必须是相互独立,形成制衡的形态。三权分立后来广泛而深刻地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理论上,三者是相互独立的,但由于日本的政治发展切实反映着各个组织之间的“勾结性”。政界、官界、财界之间的“铁三角”也是一个道理。不仅是政治舞台上或政府机构之间,日本国有、民营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够“暧昧”的。这点与日本社会的“单一性”无不有关。日本人不欢迎“你死我活”的竞争社会,更能接受“相互扶持”的合作社会。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日本的两大政党——民主党(与社民党、国民新党联合执政)和自民党的对内外政策具有较为明显的“趋同性”。前一阵,日本政局实现了“变革”,“趋同政治”也依然在继续,没什么实际变革。如何走出金融危机下的国内不景气?如何有效引进海外优秀企业和劳动力?如何使财政健全化,并确保未来养老年金?如何巩固日美同盟,同时重视亚洲外交?如何在国际社会上提高日本的政治发言权和外交地位?实质上很难找到执政党与在野党之间的政策差别,只是言语之争。日本的政党政治以两党为核心的多党制,但从各个党派、派系之间的关系看,它与其说是美国式的“垂直竞争型”,不如说是日本传统的“水平合作型”。日本不适合推行经常轮换的两党政治,更适合相对稳定、比较固定的、实际上的一党政治。
日本战后奉行着17、18世纪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1689—1755)的“三权分立”,即政体由立法(国会)、行政(政府)、司法(法院)机构组成,而三者必须是相互独立,形成制衡的形态。三权分立后来广泛而深刻地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理论上,三者是相互独立的,但由于日本的政治发展切实反映着各个组织之间的“勾结性”。政界、官界、财界之间的“铁三角”也是一个道理。不仅是政治舞台上或政府机构之间,日本国有、民营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够“暧昧”的。这点与日本社会的“单一性”无不有关。日本人不欢迎“你死我活”的竞争社会,更能接受“相互扶持”的合作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