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讲 体妄即真(1)(2/2)
《禅堂夜话》作者:净慧法师 2017-04-10 19:31
慧为统帅,以禅定为体。智慧就是见地、正见。在正见的指导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才叫做波罗蜜。外道也修禅定,但不叫波罗蜜。世间的人也做好事,拿许多钱出来做社会慈善公益事业,也不是波罗蜜,只是人天福报。只有在智慧正见的指导下,所行的禅定及一切善法才是波罗蜜。波罗蜜者,到彼岸。到彼岸者,解脱生死。人天善法,有为有漏;解脱生死是究竟善法,无为无漏。
禅定以开悟为本。开悟就是要亲证正见。我们是在正见指导下来修行。这第一步的正见,是从闻法得来,是从善知识那里得来,不是亲证。只有开悟以后的正见才是亲证。开悟以后的正见,和自己整个生命是一体的,是由生命内部——由此心在破除执著以后所显示的般若正见。
悟以体妄即真为本。离妄无真,离真无妄。在迷,全真即妄;在悟,全妄即真。真与妄,只有迷悟之分。众生与诸佛、凡夫与圣贤、此岸与彼岸、生死与涅槃,都只有迷悟之分。迷则一切都是生死法,悟则处处都是涅槃寂灭。
悟是修禅的根本,是参禅的根本,是学佛的根本。悟可以有多种途径。有顿,有渐。有渐修顿悟,有顿修渐悟,有渐悟渐修,有顿悟顿修,种种差别。禅宗一法极力主张顿悟,悟后起修。因为悟后起修不走弯路,事半功倍。悟后起修是一条捷径。比如说我们要走一条陌生的路,悟后起修的人有正见,知道这条路应该怎么走。开了正见的人在修行的路上不会出偏差,所以事半功倍。没有开悟的人也在修,也要有正见作指导,不过那种正见不是自己亲证,是从书本上学习而来,雾里看花,不是很清楚,容易出偏差,容易造成误区,盲修瞎练。所以理要顿悟,事要渐修。如果理没有悟,要在渐修过程中再来悟理,修行的速度就会放慢。
禅定以开悟为本。开悟就是要亲证正见。我们是在正见指导下来修行。这第一步的正见,是从闻法得来,是从善知识那里得来,不是亲证。只有开悟以后的正见才是亲证。开悟以后的正见,和自己整个生命是一体的,是由生命内部——由此心在破除执著以后所显示的般若正见。
悟以体妄即真为本。离妄无真,离真无妄。在迷,全真即妄;在悟,全妄即真。真与妄,只有迷悟之分。众生与诸佛、凡夫与圣贤、此岸与彼岸、生死与涅槃,都只有迷悟之分。迷则一切都是生死法,悟则处处都是涅槃寂灭。
悟是修禅的根本,是参禅的根本,是学佛的根本。悟可以有多种途径。有顿,有渐。有渐修顿悟,有顿修渐悟,有渐悟渐修,有顿悟顿修,种种差别。禅宗一法极力主张顿悟,悟后起修。因为悟后起修不走弯路,事半功倍。悟后起修是一条捷径。比如说我们要走一条陌生的路,悟后起修的人有正见,知道这条路应该怎么走。开了正见的人在修行的路上不会出偏差,所以事半功倍。没有开悟的人也在修,也要有正见作指导,不过那种正见不是自己亲证,是从书本上学习而来,雾里看花,不是很清楚,容易出偏差,容易造成误区,盲修瞎练。所以理要顿悟,事要渐修。如果理没有悟,要在渐修过程中再来悟理,修行的速度就会放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