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人生的基本理念(1)(2/2)
《禅堂夜话》作者:净慧法师 2017-04-10 19:31
佛教是一个感恩的宗教。佛弟子每天都要念诵“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的偈语。佛教的经典称为报恩,而现在整个社会是用感恩一词来表述。感恩是一个时代语言,我们随着时代的进步,语言也要进步。佛教生存在现代社会,也要逐步跟上时代的步伐,也要使用时代的语言,这样才能为社会大众所认同,所接受。因而,感恩就代替了原来的报恩。
佛教把一切的恩,分为四个方面。上报四重恩,有众生恩、父母恩、国家恩、三宝恩。这四恩把我们人生在世所有受到的恩惠,统统包括在内。特别是众生恩,众生就不仅仅是人类,还包括一切的生命在内,我们对所有的生命体都要有感恩的心。有生命体的是有情,我们要感恩。对于无情世界是不是也要感恩呢?同样如此。有情的世界不是孤立的,是和无情的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谓情世间和器世间,情器两种世间就是生命界和非生命界,二者都对我们有恩。这种恩不是指的一个集团或者一个阶级,而是指的每一个具体的人,因为感恩是要从每一个人做起,感恩要落到具体的人身上,才是实实在在的。每一个生命来到世间,就在接受有情世间和无情世间的恩惠。我们每一个人,从娘肚子生下来,甚至从投胎的那一刻开始,就在沐浴着母亲的恩德,就在接受所有的人、所有的物,所谓情与无情的恩德。同时,我们自己也都在以恩惠惠及每一个众生,每一个生命。生命不是孤立的,生命是在所有的恩惠的抚育下才得以存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是在无穷无尽的恩惠当中存在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感恩的心,要学会感恩。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有感恩的心,都自觉地感恩,我们的心态会非常平和。这有利于我们心胸的开朗,烦恼的淡化,人我是非的消除。既然所有的人都对我有恩,哪里还会有什么恩恩怨怨,是是非非,一切的一切都消融在感恩的心态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