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禅堂夜话章节目录 > 第二讲 即心是佛,守一不移(2)

第二讲 即心是佛,守一不移(2)(2/2)

禅堂夜话作者:净慧法师 2017-04-10 19:31
们要“守一不移”,这个方法是从宝志公禅师那里继承下来,为天台宗和禅宗所吸收。“守一”本来是道教概念,佛教借用过来,成为我们用功的方法。四祖在《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中说:“守一不移者,以此空净眼,注意看一物。无问昼夜时,专精常不动,其心欲驰散,急手还摄来。如绳系鸟足,欲飞还掣取。终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这就要以般若智慧眼观照万物,把一切放下。我们的心如鸟,这个方法就像一条绳子,系在鸟的足上,鸟要飞走,便用手拽一下,使它收摄起来,不要打妄想,不要在六尘上生心动念。

    四祖的方法,已经有一千多年了,说起来还是非常新鲜,非常生动,非常有生命力。我们按照守一不移的方法,来看一个话头,参一个公案,这是进入禅门的方便。

    守一不移,毕竟还是难以把握。我这几年提出了修行的六字口诀“专注、清明、绵密”。专注就是守一,清明就是不移,只有清明才能知道念头是在还是不在。“绵密”就是不间断,就是在专注处用力。专注是止,清明是观,绵密是止观双运;专注是定,清明是慧,绵密是定慧等持、定慧不二。这个方法对于参禅、看话头非常有用,非常容易进入境界,在用功中可作参考。

    今天所讲,前面一段是见地,即心是佛;然后看话头、守一不移,是功夫。学习佛法要有理论的指导,就是要有正确的见地;要有实践的功夫,就是在见地指导下的功夫,二者缺一不可。只有见地,如说食数宝;只有功夫,可能会盲修瞎练。学习佛法、参禅都要重视见地与功夫,在没有开见地之前,见地是第一位;在有见地之后,必须用功。

    二祖传法三祖后,便浪迹江湖,出入淫房、酒肆。别人便讥嫌他,你是一位修道人,怎么能这样?二祖说,我自调心,干汝何事。二祖还要历境验心,可见功夫是长期的。功夫进步,见地便增长;见地能够提升,功夫便纯熟。这是学一切法门共同的规律,不仅禅宗如此,其他各宗都有理论与观法,理论即是见地,观法即是功夫。佛教的正法,便是以教证为体,教即见地,证即功夫。有理论,有实践,就是佛教正法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