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正说成语章节目录 > 正说成语 第七章(2)

正说成语 第七章(2)(2/2)

正说成语作者:世图版权 2017-04-10 18:15
,不绝如缕。”(《新民晚报》2007-7-29); “改革开放以来,加大教育投入的呼声不绝如缕,但始终没有认真落到实处。”(博客网2006-3-17);等等。

    第三种误用是将其理解成“不断延续、承继、传承”的意思。如:“每日新报日坛中学严谨而丰厚的学术衣钵的传承始终不绝如缕,润物无声地影响了一代代学子。”(《中国教师报》2007-11-21);“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杨门女将御寇国门的传奇历史上不绝如缕。”(奥一网2007-9-14);“‘志于学而游于艺’,是中国文人的传统。特别是唐宋以来,文人而兼善诗、书、画者不绝如缕。”(人民网2006-5-16)“博士、硕士以至‘海归’‘跳楼’、‘出走’已不是新闻了,偏偏后继者不绝如缕,以昂贵的鲜血一再刺激我们日渐麻木的神经。”(光明网2005-10-24);等等。

    写到这,又想起了杰伦的歌声,虽口齿不清,不知所云,但旋律优美,余音绕梁,而不是“不绝如缕”。

    正说成语之六四

    一蹴而就,无关“进球”

    我国古代有一项古老的足球游戏叫“蹴鞠”,它起源春秋战国时代,当时是一种民众的娱乐活动,汉代时还成为当时军事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这项古老的体育运动历经两千三百多年的发展演变,一直传承至今。

    “蹴鞠”一词,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苗人民富庶的生活状况:“临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即用脚踢,“鞠”是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

    北宋文豪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写道:“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古人读书强调成圣作贤,这句话大意是说,天下的读书人,谁不想一下子就成为圣人的?

    后来,有一个成语叫“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也作“一蹴即至”。

    现在,人们常常将“一蹴而就”与“一气呵成”混为一谈。“一气呵成”是形容诗文气势畅,绘画或者音乐作品等意蕴连贯,也形容写文章、做事情很紧凑,不间断,不松懈,迅速完成。我们可以“说这篇文章(这副画、这个曲子)一气呵成”,也可以说“这篇文章(这幅画、这支曲子),是他一气呵成的”。表达这样的两种意思的地方不能用“一蹴而就”,我们不能说“回想起最初的写作经历,蔚银良仍不敢相信自己的**作居然是一蹴而就写完的”(2007年10月10日《南方都市报》),也不能说“大部分作品都是书法家一蹴而就”(2006年1月24日《华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