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和谈第一阶段:斡旋(1)(2/2)
《渡江》作者:杨波 2017-04-10 18:06
表示承认八项条件为和谈基础,**为何对和谈仍旧反应消极?为何迟迟不指派和谈代表及地点?为何不考虑战争给人民给国家带来更多痛苦?要求**方面予以答复。而代表团提出的所谓“和平谈判纲领”甚至主张:政治协商会议应由国共两党及中间党派、民意机关、人民团体和社会领袖六方各出六人组成;联合政府亦应由上述六方共同组成,主席应由社会领袖担任,副主席由国共各派一人担任。
综合2月8日代表团成员的谈话及书面意见,彭真与叶剑英两人2月9日致电**中央报告说,代表们的基本要求是:第一,主张利用蒋李矛盾;第二,另立新政府,不如通过和谈接收旧政府,便利控制全国和得到国际承认;第三,和谈成功,至少西到宜昌,东到上海,都可解放,蒋介石只剩下台、赣、闽、粤四省,容易解决;第四,和谈策略应注意轻重缓急。彭真和叶剑英在得到中央的指示以前,对代表们的要求只表示了善意的欢迎,并未表态。
对此,驻扎在西柏坡的**中央于2月9日复电强调:“代表们所谓另立新中央不如利用和谈占有国际已经承认的旧中央,运用旧中央权力实行对蒋系讨伐等语,是真正代表美国和桂系的意见,在这些方面你们不要表示态度。”但“你们可向和桂系有关的代表暗示,只要桂系今后行动是站在有利于人民解放事业及能达成真正持久和平之目的,我们是不会拒绝他们的”。据此,叶剑英通过电话向代表团转达了**中央的这一态度。经过叶剑英的一番解释,代表团成员纷纷开始认识到**的和平诚意,一些人转而相信和平的真正障碍仍在南京,并且对李宗仁在南京并未能采取具体区别于蒋介石的政治措施表示不满。
综合2月8日代表团成员的谈话及书面意见,彭真与叶剑英两人2月9日致电**中央报告说,代表们的基本要求是:第一,主张利用蒋李矛盾;第二,另立新政府,不如通过和谈接收旧政府,便利控制全国和得到国际承认;第三,和谈成功,至少西到宜昌,东到上海,都可解放,蒋介石只剩下台、赣、闽、粤四省,容易解决;第四,和谈策略应注意轻重缓急。彭真和叶剑英在得到中央的指示以前,对代表们的要求只表示了善意的欢迎,并未表态。
对此,驻扎在西柏坡的**中央于2月9日复电强调:“代表们所谓另立新中央不如利用和谈占有国际已经承认的旧中央,运用旧中央权力实行对蒋系讨伐等语,是真正代表美国和桂系的意见,在这些方面你们不要表示态度。”但“你们可向和桂系有关的代表暗示,只要桂系今后行动是站在有利于人民解放事业及能达成真正持久和平之目的,我们是不会拒绝他们的”。据此,叶剑英通过电话向代表团转达了**中央的这一态度。经过叶剑英的一番解释,代表团成员纷纷开始认识到**的和平诚意,一些人转而相信和平的真正障碍仍在南京,并且对李宗仁在南京并未能采取具体区别于蒋介石的政治措施表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