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细节决定成败章节目录 > 呵护健康——让生命充满活力的健康细节(1)

呵护健康——让生命充满活力的健康细节(1)(2/2)

细节决定成败作者:袁姿姜 2017-04-10 16:31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一个对工作和事业如痴如狂的人,甚至在健康状况极不允许的情况下依然执著,这显然不值得提倡。因为健康才是真正的资本,没有了健康,手里握着大把大把的钞票又有什么用呢?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经历许多的挫折——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剥夺;第一次、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但他从不向挫折和困难低头,他终于找到了革命的正确道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孙中山先生亲手建立的黄埔军校已经为革命培养了一支训练有素的武装力量,可以说当时的革命形势是一片大好。但就在这时孙中山先生却因病离开了人世。

    孙中山先生带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憾离开了人世,而留给世人的却是失去健康的惨痛教训。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一句纪念古代一位伟大人物诸葛亮的话。

    我们到处可以看见,某些有作为、有智慧、有才能的青年男女,为不健康的身体所羁绊,壮志未酬。天下最大的失望,莫过于有志而不能酬,感觉到自己有着大量的精神能力,而同时没有充分的体力作为拼搏的后盾;感觉到自己有凌云壮志,却没有充分的力量来施展抱负。

    如果你想做一番事业,就必须摒除一切足以摧残你的活力、阻碍你的前程、浪费你的精力、折损你生命资本的东西,你必须善待自己,关爱自己的健康。

    关注健康应从细节开始

    珍惜生命,首先要拥有健康,远离疾病的威胁。关注健康,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有这样一句话:“有两种东西丧失后才发现它们的价值——青春和健康。”的确,青春使人充满活力,而健康给人带来生机。但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人群都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如在一些地区,40岁以下脑中风患者比5年前增长了6倍。然而,青年人的保健意识却严重滞后。

    据1999年卫生部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35~40岁年龄人群中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最低,健康意识最为淡漠。另有报道透露,人一生用于健康的花费,其中80%都是用在生命的最后两年。不少中年人因过重的工作、生活负担,加之各种精神压力形成的恶性循环,结果非但健康没有得到“储蓄”,反而被屡屡“透支”,最终因健康库的空虚导致了其英年早逝的悲剧。

    WHO曾指出:到2020年,中国将有1000万人死于生活方式病。我国部分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中的中、高级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为58.5岁(还未到退休年龄,寿命比全国人均寿命短了10余年,导致他们“英年早逝”的两大病症是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都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