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细节决定成败章节目录 > 口才制胜——口吐莲花,妙语成“金”(9)

口才制胜——口吐莲花,妙语成“金”(9)(2/2)

细节决定成败作者:袁姿姜 2017-04-10 16:31
也无可奈何。正当群臣摇头叹息之际,突然从殿门外传来号啕大哭之声,楚庄王惊问是谁,左右告之是侍臣优孟。于是,楚庄王立即传令优孟觐见,问道:“爱卿,何故大哭?”

    优孟一边抹眼泪,一边哭哭啼啼地说道:“堂堂一个楚邦大国,有什么事情办不到,有什么东西得不到?大王将自己所爱之马以大夫之礼下葬,不但不过分,而且规格还嫌低了。我请大王将爱马以国君之礼葬之,赐以玉雕棺材,好木头做的棺椁,而且要全国老幼抚土掩埋,通知邻国来吊唁。这样让诸侯们也好知道大王您看重马而轻于人,这不是很明智的举动吗?”

    优孟的话音刚落,群臣一片喧哗,以为优孟之说,十分荒唐。楚庄王一听,却沉默不语,细细品味优孟话中的真意。寻思良久,楚庄王低着头慢慢地说:“我说以大夫之礼葬之,确实太过分,但话已传出,现在能怎么办?”

    优孟一听,马上接口道:“我请大王将死马交给厨师,用大鼎烹饪,放上调料,煮熟后,马肉让群臣饱餐一顿,马骨头以六畜之礼下葬。这样,天下人以及后世就不会笑话您了。”

    楚庄王找到了一个台阶下,群臣大吃了一顿马肉,事情也就此了结了。优孟的能说会道,劝阻了楚庄王荒唐的行为,但是为什么其他的大臣劝谏不成呢?原因就在于他们心有余而“口”不足。

    优孟因侍奉楚庄王多年,深谙楚庄王的性情,知道此时的楚庄王,忠言直谏是行不通的。因此,他在获悉群臣劝谏失败之后,采取一种“正话反说”的策略,先顺着楚庄王之意说下去,自然地在依从中露出揶揄、讽刺之意。先指出楚国是个实力雄厚的国度,无坚不摧,任何事情都办得到,应该以人君之礼葬马。这些话在楚庄王听来自然舒服,甚至感谢优孟对自己爱马之情的深刻理解。这样一步一步说下去,楚庄王也不是傻瓜,当然懂得其中的真正意思:大王以国君之礼厚葬爱马,这着实是“贵马”之举,但是在它的反面是“贱人”。优孟正是运用“正话反说”的方法,从称赞、礼颂楚庄王的“贵马”精神的后面烘托出另一相反的却又正是劝谏的真意——讽刺楚庄王“贱人”的昏庸举动,从而把楚庄王逼入死胡同,不得不回头,改变自己的决定。

    求人办事有技巧

    托人办事儿毕竟是件难事,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求人时掌握了以下的说话技巧,难事也就变得容易了。

    ——借别人的口说自己的话

    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和杨虎城频繁晤面,都有心对蒋发难。可在对方没亮明态度之前,谁也不敢轻易开口。眼看时间越来越近,双方都是欲说还休。杨虎城手下有个著名的**员叫王炳南,张学良也认识。在又一次晤面中,杨虎城便以他投石问路,说道:“王炳南是个激进分子,他主张扣留蒋介石!”张学良及时接口道:“我看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于是,两个聪明的将军开始商谈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