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我们应该怎样写作文章节目录 > 郭斯炀 写作之道,取决于心中的分量(3)

郭斯炀 写作之道,取决于心中的分量(3)(2/2)

我们应该怎样写作文作者:费凡 等著 2017-04-10 17:35
处寻觅。不能进门,我索性背着书包走出宾馆往这陌生城市的陌生街道走去。那是我第二次到福州,完全不知道宾馆周围有什么特别的去处,纯粹漫无目的地乱走,这一走就走到了夜色深处一座铁门紧锁、幽深神秘的古建筑门前。凑近了,就着街道尽处霓虹微弱余光,我才看到这竟然是林则徐故居。如此静谧,如此低调的一个存在,而抬头望去,正是福州东街口闹市区最灯红酒绿的地界。繁华和肃静,现代和古代,相隔一条街的距离,究竟是近还是远,我站在两个世界之间,被截然相反的力量推挤成了一个茫然的迷路者。直到夜色越来越浓,回到宾馆房间,我还在深深玩味这共存的矛盾景色。

    这份差异,其实日日夜夜地存在着,却又仅在如此匆忙的一瞥中鲜明呈现。稍微粗心些、慵懒些,或许就错过了站在寂寞中央远望喧嚣的感觉,失去了体验时空交错的机会,也不会有《太原之行》系列文章中让我最钟爱的那一篇了。

    生活的特别之处,需要我们敏锐捕捉。而生活中更多日夜重复甚至一成不变的程序,也并非全然空洞无物,相反,它往往包含着比善变之物更深刻的哲理和感情。因为,存在总要有理由,而坚持更是不易。

    时间匆匆而过。有一次晚饭,我照例帮妈妈盛饭。家里总会在晚饭快煮好的时候把午饭做多了剩下来的米饭倒进电饭锅里。等晚饭全熟透,剩饭也差不多刚好重新加热了一遍。我把三个人的碗都装好米饭端上桌去,只听见爸爸忽然郑重其事地说,他刚刚发现,我把锅里那剩饭堆儿都盛到自己碗里了,留着新煮的晚饭给爹妈,真是懂事了。

    我愕然,是这样的吗?好像并没有刻意尊老爱幼五讲四美,把剩饭留给自己,竟然是不知不觉的举动。我抬头,爸爸妈妈站在我面前,神情都很认真,刹那间我脸都有点红了。

    我说,以前你们盛饭的时候,好像也是把剩饭盛到自己碗里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把新饭给爸妈的,我却真是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很久了吧,是习惯、是自然,是本能而无觉察的关爱,而在父母眼中看来,却是深深的感动。

    同样,我把我给爸爸妈妈带来的感动写进了文章。亲子小故事慢慢记录着,增加着,很久以后再次翻阅它们的时候,心痛得几乎要流下泪来。其实这些催人落泪的故事,正频繁发生在每一个家庭里,每一对亲子之间。不同只在于,我们是不是在心弦触动之余提笔记录了下来,日积月累沉淀成家庭回忆中美丽的一章,而没有湮没在岁月深处。

    在阅读的小书和生活的大书中播种,在厚积薄发文思泉涌中收获,这就是积累的意义和价值。惟有我们亲身所见、所听、所感,才能够信笔拈来,真实动人,别人一见文题,枯坐半日而无从下笔的时候,我自胸有成竹,思路开阔。这就是我认为学生时代做文章最重要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