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我们应该怎样写作文章节目录 > 郭斯炀 写作之道,取决于心中的分量(1)

郭斯炀 写作之道,取决于心中的分量(1)(2/2)

我们应该怎样写作文作者:费凡 等著 2017-04-10 17:35
,凭着来自我们内心这挥洒创意,才能在赢取同龄人和成年人赞赏的同时,也表达出我们真正想要表达的世界。

    这便是为什么许多人作文课的文章、考场的文章,水平不如平日随兴而作的成果来得优秀的原因吧。该写说明文了,思路单一,记流水账;该写记叙文了,杜撰些情节吧;该写议论文了,人云亦云,甚至说一些违心之言也不得已而为之。反观,如果所有的作文都能说自己想说,写自己想写,何来江郎才尽的尴尬呢。这道理并不隐晦,可知易行难,最大的关卡还是压根就没有想说的话、可写的内容。简言之,作文要成功,便应真实自然,要真实自然,便需积累足够的材料。十几年读书生涯,积累,是伴随我们成长一刻不离的过程。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积累来自于阅读

    已经说过,我从小喜欢看书,且是什么书都看。幸好爸爸妈妈有科学眼光,既给我极大自由,可以任意翻阅家里天文地理人文科学各种书籍;又严格把关,不让家中出现任何低俗不良的读物,并一直谆谆教导我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这类垃圾文学上。感谢这样的成长环境,让我认识了勃朗特姐妹和她们笔下个性迥异的简?爱与凯瑟琳,认识了简?奥斯汀和无止境的舞会小树林,走进了汤姆叔叔的小屋,唏嘘于嘉莉妹妹的人生变化……也许是年纪小,喜欢《西游记》甚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前者翻了无数遍,后两者却草草浏览了事,《红楼梦》这登峰造极之作看了头一章就怎么也看不下去。孩子自有孩子的取舍,全凭兴趣来选择,托尔斯泰的长篇不堪忍受也无需忍受,不想看,不看便是。自由的阅读空间,使我对书籍的兴趣丝毫不随年纪渐长而消减,反而和生活阅历一起积淀,日久弥深。朝花夕拾,再读旧文,许多当年畏如猛虎的作品,竟越看越有滋味了。孩提时代最不愿意欣赏的散文,更是变成我的最爱。语文课本里的一些文章,即便经历预习、复习、反复讲读,也不觉得腻烦,反而每读都有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