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穿越东南非洲章节目录 > 第九站 马普托(Maputo)(5)

第九站 马普托(Maputo)(5)

穿越东南非洲作者:剑虹 2017-04-10 14:53
    第九站 马普托(Maputo)(5)

    中华小学的设制为小学4年,高小2年,毕业后进入马普托市葡萄牙人设立的葡文学校再续学业,也有一些华侨子女读完小学4年后直接跳入葡文学校。高小可以跳过,但葡文学校必须要读,其学制为4年,分工业和商业两类,工业类相当于现在的技校,学习一些实用技术与操作;商业类则与经济和贸易相关。中华小学至独立战争时仍拥有在校学员100多名,校舍在以前学校操场上扩建数间,学校经费的来源除了学生的学费外,尚有华侨每月的捐款及少许店租,在近40年的时间内能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实属不易,这与广大华侨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遗憾的是莫桑比克爆发战争,局势动荡,华人华侨纷纷撤离马普托,中华小学也随之被迫关闭。

    中华会馆是马普托最早和影响最大的华人团体。当民国政府未在此地设立领事之前,中华会馆具有一定的政治作用,例如病侨入医院、新侨初抵罗埠,一经中华会馆负责人签字后就可办理就医、通关手续;若有华侨作出违反法律之事,葡殖民政府也会责令会馆调查。总之,对于华侨社群,当地政府一律拿中华会馆是问。直到后来中华民国派驻领事后,中华会馆的政治色彩才被淡化,只能调节一些侨民纠纷等内部之事,待中华小学设立后,其会址让与中华小学作为校舍,但它仍是华侨集会与活动的重要场所。

    1975年6月25日,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执政的解放阵线党(简称解阵,Mozambique Liberation Front,简写FRELIMO)实行资产国有化,中华会馆随后被没收和充公,成为该国公有制的财物,华人华侨失去了教育后代的学校,失去了祭祀祖先的关公祠,也失去了聚会议事的理想场地。莫桑比克内战结束后,社会秩序逐日好转,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而华侨要求归还中华会馆的呼声从未停止。收回中华会馆大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时许多在独立时被没收的不同教会的房产陆续归还了主人,唯独没有华人会馆大楼,从1990年前任中华协会会长江泽棠先生起,协会开始了艰苦的努力。黄类斯(当时是协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