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宫中的四大奇案(10)(2/2)
《诡异的谜团》作者:李问渠 2017-04-10 14:51
表感激,他曾说:“赖其训迪,手教国书。”当年教学的场景历历在目。
对于康熙来说,苏麻喇姑不仅是一位老师,也是一位悉心指导自己的亲人、长辈。康熙尊称她为“额涅”、“额娘”,在孝庄文皇后过世后,康熙怕她承受不了打击,竟将自己的皇十二子胤祹交由她抚养。苏麻喇姑有个生活习惯,那就是绝对不吃药,在病重之时皇子们都奉劝她请御医来看,但她就是死活不肯,并认定只有康熙才能治她的病,可惜当时康熙远在沙漠巡视,一时无法回来,不久这位在大清皇宫中待了80年的老人与世长辞,在关外的康熙得知噩耗之后,还不忍为“额娘”发丧。康熙帝曾指示皇子:祖母事出,留七日再净身入殓。目的是想回宫后再亲眼看一看敬爱的额娘,向她的遗体告别。但后来他计算15日后才能回宫,于是再次降谕,让皇子们将苏麻喇姑遗体再留七天,等到他回宫后再定。由此可以看出康熙帝与苏麻喇姑之间的深情。
养育皇子的宫女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文皇后病逝。长伴60余年的主子过世,这给苏麻喇姑以巨大的精神打击,使她陷入了悲伤、孤独之中,这时的苏嘛喇姑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对她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她还曾想过随主人同去。为了排解她的悲伤和孤独,康熙皇帝决定把定妃万琉哈氏所生的皇十二子胤祹交由苏麻喇姑抚养。胤祹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出生的,这时只有三虚岁。按清宫的惯例,只有嫔以上内廷主位才有资格抚养皇子。让苏麻喇姑抚养皇子,表明康熙帝对苏麻喇姑十分信任和重视。苏麻喇姑对于康熙帝的这一安排,当然心领神会,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为了报答浩荡皇恩,她又重新振作起来,把一个女人天生的母爱和全部精力都倾注在了胤祹身上。
对于康熙来说,苏麻喇姑不仅是一位老师,也是一位悉心指导自己的亲人、长辈。康熙尊称她为“额涅”、“额娘”,在孝庄文皇后过世后,康熙怕她承受不了打击,竟将自己的皇十二子胤祹交由她抚养。苏麻喇姑有个生活习惯,那就是绝对不吃药,在病重之时皇子们都奉劝她请御医来看,但她就是死活不肯,并认定只有康熙才能治她的病,可惜当时康熙远在沙漠巡视,一时无法回来,不久这位在大清皇宫中待了80年的老人与世长辞,在关外的康熙得知噩耗之后,还不忍为“额娘”发丧。康熙帝曾指示皇子:祖母事出,留七日再净身入殓。目的是想回宫后再亲眼看一看敬爱的额娘,向她的遗体告别。但后来他计算15日后才能回宫,于是再次降谕,让皇子们将苏麻喇姑遗体再留七天,等到他回宫后再定。由此可以看出康熙帝与苏麻喇姑之间的深情。
养育皇子的宫女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文皇后病逝。长伴60余年的主子过世,这给苏麻喇姑以巨大的精神打击,使她陷入了悲伤、孤独之中,这时的苏嘛喇姑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对她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她还曾想过随主人同去。为了排解她的悲伤和孤独,康熙皇帝决定把定妃万琉哈氏所生的皇十二子胤祹交由苏麻喇姑抚养。胤祹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出生的,这时只有三虚岁。按清宫的惯例,只有嫔以上内廷主位才有资格抚养皇子。让苏麻喇姑抚养皇子,表明康熙帝对苏麻喇姑十分信任和重视。苏麻喇姑对于康熙帝的这一安排,当然心领神会,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为了报答浩荡皇恩,她又重新振作起来,把一个女人天生的母爱和全部精力都倾注在了胤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