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石佛与巨型“佛”字(2/2)
《5000年可怕巧合》作者:李杰卿 2017-04-10 14:29
双手也是钟乳石的碎块。石佛形成的过程犹如下述:从石灰岩缝隙中渗出的流水发生碳酸钙沉淀,从而在山涧里堆积形成了类似于佛像的石柱;钟乳石的碎块随流水滚动,滑落堆积在了山涧,形成石佛的手臂;因为它形成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所以上面长满了青苔。
除此之外,在十渡风景区还有一座龙山。在它的一处崖壁上居然有一个苍劲有力的“佛”字,高度可达三米以上,宽度也有两米左右。从远处看,这个巨大的“佛”字非常清楚,尤其是在雨后更是清晰异常。这个巨大的“佛”字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这个“佛”字和上面介绍的石佛一样,也是在喀斯特地貌的独特作用下形成的。专家介绍说,这个“佛”字是雨水沿着岩石的节理裂隙面溶蚀风化后形成的自然痕迹。龙山的岩石属于白云岩,这种岩石容易被溶入了二氧化碳的雨水所溶蚀,从而形成各种花斑和不规则的图案。能够自然溶蚀形成“佛”字,确实是非常巧合了。
十渡自然风景区还有其他许多有趣的地质地貌奇观,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是喀斯特地貌带给我们的巧合与惊喜。
除此之外,在十渡风景区还有一座龙山。在它的一处崖壁上居然有一个苍劲有力的“佛”字,高度可达三米以上,宽度也有两米左右。从远处看,这个巨大的“佛”字非常清楚,尤其是在雨后更是清晰异常。这个巨大的“佛”字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这个“佛”字和上面介绍的石佛一样,也是在喀斯特地貌的独特作用下形成的。专家介绍说,这个“佛”字是雨水沿着岩石的节理裂隙面溶蚀风化后形成的自然痕迹。龙山的岩石属于白云岩,这种岩石容易被溶入了二氧化碳的雨水所溶蚀,从而形成各种花斑和不规则的图案。能够自然溶蚀形成“佛”字,确实是非常巧合了。
十渡自然风景区还有其他许多有趣的地质地貌奇观,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是喀斯特地貌带给我们的巧合与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