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家庭生活 > 城市表情章节目录 > 24来自边缘的都市表情(2)

24来自边缘的都市表情(2)(2/2)

城市表情作者:顾铮 2017-04-10 13:49
苏珊?桑塔格在其《论摄影》中曾经将美国小说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与阿巴丝相提并论,认为他们都是自己所属的中产阶级的“叛徒”。是的,出生于犹太富商家庭的阿巴丝以她的影像本身反叛了压抑人性的中产阶级及其文化。她在中产阶级社会中无法吐露的个人最隐秘的**与痛苦通过与这些边缘人的对视与对话获得了实现与释放。

    阿巴丝以不胜钦羡的语气称这些常人不屑一顾的人为“圣者”,认为他们是“人类中最高贵者”,因为他们因了他们的残疾早已跨越了生与死、完美与残缺、崇高与卑下、痛苦与欢乐的界限。阿巴丝的摄影不是一种单向的影像榨取。她在对他们做出影像审视的同时也接受他们的考试,赢得他们的接受与认可,并终于完成了自己作为中产阶级一员的自觉自愿的“堕落”。其实,阿巴丝所做的只不过是以其影像对他们致敬,同时也对自己的“堕落”作一确认罢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切技巧都已显得多余。或者说,她要解决的最大的技巧问题是如何朴实。

    然而,阿巴丝的悲剧是她能逃进她的影像中藏身一时,却无法躲避她所厌恶的现实于永远。这是一个忠实于自己内心的正直的摄影家的宿命。她毕竟还要回到主流社会中去。但是,她已经不可能做到在离开了这些人之后马上轻松地投入到俗世的争逐中,甚至居心叵测地考虑以这些照片的“震撼效果”来换取名利。这些人的音容笑貌、一举手一投足,已经永远地盘踞在她的心中。她不可能在背叛了她所属的中产阶级后再背叛他们。也许,正是这种人格的分裂才导致了她精神的彻底崩溃。也许,死才是一种永远的解脱。1971年7月28日,阿巴丝在她那面向纽约哈德逊河的公寓浴室中切腕自杀。

    阿巴丝出生于纽约,她的父亲是一个在纽约第五大街上拥有一家名叫“拉塞克斯”的大型百货商店的资本家。因此她从小过的是“从来没有感到不幸”的富裕生活。她在14岁时与阿伦?阿巴丝相识相恋,并在四年后冲破家庭阻力与之结婚。他们两人在结婚后为解决生活问题而投入到时装摄影中去,并成功地获得了美国许多主流著名时装杂志的承认。在1957年至1958年间,阿巴丝师事摄影家莫德尔。莫德尔的“最特殊的就是最普遍的”理论对她的摄影表现产生了巨大影响。以与莫德尔的认识为契机,她开始了认真的摄影探索。阿巴丝曾经在1963年与1966年两次获得古根海姆奖金,这使她得以获得较为充裕的财力与时间来做一些她久已计划但却尚未实现的事。1967年,她把这期间的一部分作品公开展出。1972年,已经自杀身亡的阿巴丝作为美国的摄影家首次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作品,这表明,她的作品已经被西方艺术界放在了现代艺术这个更大比摄影大得多的范畴中加以接受。这是对她的摄影的最大的认可。1972年,纽约现代艺术馆为阿巴丝举行了一个大型回顾展。参观此展的人数超过了以前在此举行的《人类一家》摄影展的入场人数。这预告了一个在摄影表现上尊重多元标准的新时代的到来。这同时也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一种集约了某种统一的价值观念的具有统治意义的影像方式已经式微,人们已经开始接受以个人的视线观看世界的影像方式。尽管大众在接受她的影像时还会发生如我们在本文开头所说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