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家庭生活 > 城市表情章节目录 > 21“自然的眼光,偶然的真实”(2)

21“自然的眼光,偶然的真实”(2)(2/2)

城市表情作者:顾铮 2017-04-10 13:49
的敌视与攻击的话,弗兰克的摄影则是对都市生活的各种滋味细细品味后的结果。就他们的行动样式来说,克莱因属于主动出击型,他通过这种积极的出击去攫获他需要的某些东西,而弗兰克则属于潜伏型,他的照片是在一种冷眼旁观后顺手拈来的收获。

    弗兰克与他的同时代人威廉?克莱因的摄影是西方当代摄影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们的都市摄影可列入纪实摄影的范畴,但与他们之前的纪实摄影不同的是,他们的摄影话语已经不具有基于西方人文主义的普遍价值观念的大叙事风格,而是出自于他们自身的感动与经验的个人叙事风格。他们的影像话语从本质上来说是对“求助于诸如精神辩证法、意义阐释学、理性主体或劳动主体的解放、财富的增长等某个大叙事”(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语)的元话语的质疑。他们的纪实作品不是为了阐述一种普遍的理念,而是一种基于个人的生命经验、着眼于个人的生命现实的一种个人发言。是对一种大一统价值观的反叛,是对多元主义的渴望与呼唤,是以影像方式对当时麦卡锡主义一统天下的沉闷的美国现实的一种对抗。弗兰克与克莱因的影像与当时的“垮掉的一代”共有一种精神特征,即对一味追求“进步”、“力量”与“物质”的美国的“美德”持有一种强烈的怀疑。他们的从个人立场出发的纪实摄影的出现,为后来诸如1970年代的黛安娜?阿巴丝的“新纪实”风格、1980年代的南?戈尔丁的私秘纪实风格作好了准备。

    弗兰克1924年出生于瑞士的苏黎士。他在16岁起就已经步入瑞士的摄影界,接受过严格的摄影专业训练。1954年,他申请古根海姆奖金以图对美国文化与美国人作一番视觉考察。他在由沃克?埃文斯作介绍人的申请书中写道,他的目的是通过摄影这一方式“观察与记录加入美国国籍的人们在美国发现的、诞生于这片土地并正在向外扩展的文化所具有的意义。”他说,自己“要制作真正的当代的记录,而这种记录的视觉冲击甚至将使文字说明显得无用。”在申请成功后,弗兰克这个古根海姆奖金史上第一个外国人获得者,于1955与1956年两年驾着一辆破旧的二手车遍游美国大地,对美国进行“通过视觉的文明研究”。尽管是周游美国大地,但他的主要拍摄地点多为大城市,如纽约、洛杉矶、底特律、芝加哥等地。弗兰克以一个“异邦人”的清醒的旁观,对美国的都市文明作了深入的观察。他在给他的双亲的信中写道:“我努力工作并不仅仅是拍照,而是为了在我的美国照片中给出一种观点。——美国是一个有趣的国家,但这里有许多我不喜欢并且绝对不会接受的事物。我也试着在照片中展示这些。”经过两年时间的拍摄,他从两万多张底片中选出了83张照片结集为一本名为《美国人》的摄影集。但这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摄影集首先是在法国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