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家庭生活 > 城市表情章节目录 > 17塞纳河边的“左岸之恋”(3)

17塞纳河边的“左岸之恋”(3)(2/2)

城市表情作者:顾铮 2017-04-10 13:49
,表达自己的感情,探索人生真谛。照片中的所有这些人,其实都是青年埃尔斯肯的**。因此,这些照片也可说是他的半自传故事。其实,现代都市生活,又何尝不是一种虚构与现实始终交叠在一起、时真时假的生活呢。而既可是真实的记录又可谱写虚构的故事的摄影确实又最善于提供一种似真似假的错觉。对一些人来说摄影是真实的代名词,而对另一些人来说,摄影又是虚构的同义词。可是他的照片提示我们,实际上摄影既可是真实的,也可是虚构的。埃尔斯肯可说是参透了摄影的这一特点,将摄影的这一两义性特性发挥至极致。

    埃尔斯肯在拍摄时不用闪光,喜以现场光线表现,影像具特殊的感情强度。同时,他那特有的冲印方法将影像的黑白对比处理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以深浓的影调细致地刻画人物感情与心理的微妙变化,同时又对现场气氛作了浓笔酣墨的渲染,尽情地传达出一种深深的绝望与悲观,将时代与都市生活在青年心理上的投影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影像可说是炼铸、凝聚了自己全部青春感怀的容器。

    埃尔斯肯本是阿姆斯特丹艺术学院雕塑系的一个学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逃避纳粹征兵,他逃到了比利时国境边上,为此,他不得不放弃雕塑。而他与摄影的邂逅也是因为家里正好有一台父亲的相机,才因此拍起了照片,由此开始了其摄影人生。从1947年到1950年离开荷兰奔赴巴黎为止,埃尔斯肯一直作为一个摄影自由撰稿人从事摄影工作。在1955年离开巴黎后,埃尔斯肯先到法属赤道非洲旅行,出版了一本反映非洲人生活的摄影集《瓦嘎拉》。从1959年到1960年,他与妻子一起进行了为期14个月的全球旅行,这次旅行的成果是于1966年出版的摄影集《甜蜜的生活》。从1959年开始,他也进行影视创作。埃尔斯肯晚年为癌症所苦,但仍然亲手拍摄自己在手术后奋力与病魔搏斗的16毫米影片。他说:“我的死虽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从结果来看,我的摄影全都是拍了我自己,因此,对我来说,认真地拍摄自己的死也是理所当然的事。”1990年12月28日,埃尔斯肯终于不敌癌症病魔,成为不归之人。1997年,他于1960年代全球旅行时到达香港时拍摄的照片被结集为《香港》出版。而他那浸透了时代忧伤的《塞纳河左岸之恋》也一直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一个最新的证明是,1998年日本的东京书籍出版社又一次出版了按照初版本完全复制的《塞纳河左岸之恋》摄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