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巴黎的“决定性瞬间”(2)(2/2)
《城市表情》作者:顾铮 2017-04-10 13:49
么一种摄影家形象。这种摄影家要以“增之一分则多、减之一分则少”的严谨,将无时无刻不在上演人间活剧的都市的神韵妥贴地成像于自己的聚焦屏上。他既要对都市的相对静止的造型细节有一种造型敏感予以发掘,也要对都市生活中变动不居的生之内容有一种发自根源的敏感与好奇,而最终,他以严谨的画面构成来解释与烘托生的意义,将生的一瞬间的辉煌与充实在形态中精致地赋型。
卡蒂埃—布列松以自己不倦的勘踏从沉睡的都市表象中发现可惊可喜的图像。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照片倒不如说是“走”出来的。这是一个用脚步与眼睛同时去发现人与都市的奥秘的生命行为。因此,说他的照片来自于“决定性瞬间”倒不如说是得之于决定性位置来得更为妥当。他的取景框其实是一张开放的大网,时时刻刻在等待无意识与偶然性给予的意外的礼物的入网。他不停地走动、寻找着的是摄影家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从这个位置上,他看出、给出世界的荒谬、惊喜与幽默。他在都市这个现实中发现都市的超越现实的一面。与他的挚友卡帕执意于从战争这样的非日常的事态、戏剧性场面中发现日常性正好相反,卡蒂埃—布列松是从平凡的日常中发现非日常、从现实中发现超现实。
其实,艺术观深受超现实主义影响的卡蒂埃—布列松的摄影方式完全是一种超现实主义式的“自然发生的创造行为”。35毫米小型相机的抓拍行为在本质上与超现实主义推崇的“自动笔记”有着一种天然的亲缘性。尽管他很重视照片表面形式结构,但归根结底,正如他自己说的,摄影于他是“一种姿势、存在的方法、生活方式”。他坚信,任何照片必须出自摄影家自身的终极价值观念。而这也与追求“改变世界与改变人生”同时实现的超现实主义的理想完全一致。
卡蒂埃—布列松以自己不倦的勘踏从沉睡的都市表象中发现可惊可喜的图像。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照片倒不如说是“走”出来的。这是一个用脚步与眼睛同时去发现人与都市的奥秘的生命行为。因此,说他的照片来自于“决定性瞬间”倒不如说是得之于决定性位置来得更为妥当。他的取景框其实是一张开放的大网,时时刻刻在等待无意识与偶然性给予的意外的礼物的入网。他不停地走动、寻找着的是摄影家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从这个位置上,他看出、给出世界的荒谬、惊喜与幽默。他在都市这个现实中发现都市的超越现实的一面。与他的挚友卡帕执意于从战争这样的非日常的事态、戏剧性场面中发现日常性正好相反,卡蒂埃—布列松是从平凡的日常中发现非日常、从现实中发现超现实。
其实,艺术观深受超现实主义影响的卡蒂埃—布列松的摄影方式完全是一种超现实主义式的“自然发生的创造行为”。35毫米小型相机的抓拍行为在本质上与超现实主义推崇的“自动笔记”有着一种天然的亲缘性。尽管他很重视照片表面形式结构,但归根结底,正如他自己说的,摄影于他是“一种姿势、存在的方法、生活方式”。他坚信,任何照片必须出自摄影家自身的终极价值观念。而这也与追求“改变世界与改变人生”同时实现的超现实主义的理想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