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若悬河——演讲辩论中的唇枪舌剑(10)
《口才赢就一生》作者:田伟 2017-04-10 13:37
口若悬河——演讲辩论中的唇枪舌剑(10)
“我只有一盏指路明灯,那就是经验之灯。除了以往的经验之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判断未来。既然要以过去的经验为依据,我倒希望知道,10年来英国政府的所作所为中有哪一点足以证明各位先生用以安慰自己及各位代表的和平希望呢?难道就是最近我们请愿时所露出的阴险微笑吗?不要相信它,各位先生,那是在你们脚下挖的陷阱。不要让人家的亲吻把你们给出卖了。请诸位自问,接受我们请愿时的和善微笑与如此大规模的海陆战争准备是否相称。难道舰艇和军队是对我们的爱护和对战争调停的必要手段吗?……我要向主张和解的先生们请教,这些战争的部署意味着什么?如果说其目的不在于迫使我们屈服,那么有哪位先生能指出其动机何在呢?在我们这块土地上,还有哪些对手值得大不列颠征集如此规模的海陆军队?不!各位先生,没有其他对手了,一切都是针对我们来的。
“有人说我们的力量太单薄了,不能与如此强大的敌人抗衡。但是,我们何时才能强大起来呢?是下周?还是明年?还是等到我们完全被缴械,家家户户都驻扎着英国兵的时候?难道我们就这样高枕无忧,紧抱着虚无缥缈的和平幻想不放,直到敌人把我们的手脚都束缚起来的时候,才能获得有效的防御手段吗?”
在态度严劲言辞激烈的说理之后,亨利又更加运用丰富的感情,增强自己论辩的感人力量。他越说越激动,最后发出震撼人心、动人心弦的呼喊,把已经煽动起来的听众情绪一下子推向了**:
“那些先生们也许要大声疾呼和平的重要,高喊要和平,但我们已无和平可言,战争已经开始!起源于北部的狂飙为我们带来了刀剑的铿锵声,我们的同胞已走上战场!我们怎能袖手旁观?大家还在期待什么?结果又将如何?难道生命这般珍贵,和平如此诱人,以至于不惜以戴铐为奴的代价来换取?万能的上帝啊!制止这种妥协吧!我不知道别人将如何行事,但对于我来说,不自由,毋宁死!”
在这里,亨利十分注意情中寓理,他通过分析说理巧妙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的论辩不仅没有激怒那些与自己观点对立的人们,还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使全场响起了“拿起武器”的呼喊声。主张妥协投降的人只好放弃自己的主张,亨利“情中寓理”的论辩最终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论辩贵在随机应变
辨论,实质上是一场语言的较量,同一句话,如果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解释,会收到截然不同的效果,辩论者要抓住契机,在不同的情境中随机应变,以免被对手的问题所难。
清朝乾隆年间,宁波天童寺有个和尚名圆智,能言善辩,远近闻名。
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只有一盏指路明灯,那就是经验之灯。除了以往的经验之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判断未来。既然要以过去的经验为依据,我倒希望知道,10年来英国政府的所作所为中有哪一点足以证明各位先生用以安慰自己及各位代表的和平希望呢?难道就是最近我们请愿时所露出的阴险微笑吗?不要相信它,各位先生,那是在你们脚下挖的陷阱。不要让人家的亲吻把你们给出卖了。请诸位自问,接受我们请愿时的和善微笑与如此大规模的海陆战争准备是否相称。难道舰艇和军队是对我们的爱护和对战争调停的必要手段吗?……我要向主张和解的先生们请教,这些战争的部署意味着什么?如果说其目的不在于迫使我们屈服,那么有哪位先生能指出其动机何在呢?在我们这块土地上,还有哪些对手值得大不列颠征集如此规模的海陆军队?不!各位先生,没有其他对手了,一切都是针对我们来的。
“有人说我们的力量太单薄了,不能与如此强大的敌人抗衡。但是,我们何时才能强大起来呢?是下周?还是明年?还是等到我们完全被缴械,家家户户都驻扎着英国兵的时候?难道我们就这样高枕无忧,紧抱着虚无缥缈的和平幻想不放,直到敌人把我们的手脚都束缚起来的时候,才能获得有效的防御手段吗?”
在态度严劲言辞激烈的说理之后,亨利又更加运用丰富的感情,增强自己论辩的感人力量。他越说越激动,最后发出震撼人心、动人心弦的呼喊,把已经煽动起来的听众情绪一下子推向了**:
“那些先生们也许要大声疾呼和平的重要,高喊要和平,但我们已无和平可言,战争已经开始!起源于北部的狂飙为我们带来了刀剑的铿锵声,我们的同胞已走上战场!我们怎能袖手旁观?大家还在期待什么?结果又将如何?难道生命这般珍贵,和平如此诱人,以至于不惜以戴铐为奴的代价来换取?万能的上帝啊!制止这种妥协吧!我不知道别人将如何行事,但对于我来说,不自由,毋宁死!”
在这里,亨利十分注意情中寓理,他通过分析说理巧妙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的论辩不仅没有激怒那些与自己观点对立的人们,还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使全场响起了“拿起武器”的呼喊声。主张妥协投降的人只好放弃自己的主张,亨利“情中寓理”的论辩最终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论辩贵在随机应变
辨论,实质上是一场语言的较量,同一句话,如果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解释,会收到截然不同的效果,辩论者要抓住契机,在不同的情境中随机应变,以免被对手的问题所难。
清朝乾隆年间,宁波天童寺有个和尚名圆智,能言善辩,远近闻名。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