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与张允和:多情人不老(2)(2/2)
《民国韵事》作者:夏真 2017-04-10 13:12
那个时代里走出来的最后的闺秀。而她的眉宇间,依然有一股俏皮、精明、亮闪闪的童心;她的嘴薄而矜持地抿着,倔强,永远的不服老。而周有光老人,在他97岁时填履历表上的年龄,却硬是被人改为79岁。近百岁的老人,依然天庭清朗,思维清晰,坚持着每月给内地或香港的报刊发表一篇文章。
人问他长寿的秘诀,他的回答十分简单:不要生气!又援引外国哲学家的一句话;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周有光曾患有失眠症,却在“文革”中下放到宁夏平罗五七干校时,“只干体力活,不用动脑子”给治好了。他和老伴都信奉一句话: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多么高明的涵养和智慧!
2002年8月,张允和老人走完了她多情的一生,享年93岁。留下周有光老人无以再举杯对饮成二人。在北京朝内后拐棒胡同的那幢老房里,百岁老人周有光,每天淡淡定定做三件事:读书,作文,会客。
细细翻阅两人从恋爱、结婚到渐渐老去时各时段的照片,年轻时如花美眷,年老时波澜不惊,一帧帧,渐渐泛黄,却笑靥留痕,跟他们每日对饮的下午茶一样,在岁月里散发着愈久愈淳浓的不老韵味……
参阅书目:
1.张允和口述、叶稚珊编写,《张家旧事》,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2.周有光口述、李怀宇撰写,《周有光百岁口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
人问他长寿的秘诀,他的回答十分简单:不要生气!又援引外国哲学家的一句话;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周有光曾患有失眠症,却在“文革”中下放到宁夏平罗五七干校时,“只干体力活,不用动脑子”给治好了。他和老伴都信奉一句话: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多么高明的涵养和智慧!
2002年8月,张允和老人走完了她多情的一生,享年93岁。留下周有光老人无以再举杯对饮成二人。在北京朝内后拐棒胡同的那幢老房里,百岁老人周有光,每天淡淡定定做三件事:读书,作文,会客。
细细翻阅两人从恋爱、结婚到渐渐老去时各时段的照片,年轻时如花美眷,年老时波澜不惊,一帧帧,渐渐泛黄,却笑靥留痕,跟他们每日对饮的下午茶一样,在岁月里散发着愈久愈淳浓的不老韵味……
参阅书目:
1.张允和口述、叶稚珊编写,《张家旧事》,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2.周有光口述、李怀宇撰写,《周有光百岁口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