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之琳:你装饰了他的梦(4)
《民国韵事》作者:夏真 2017-04-10 13:12
卞之琳:你装饰了他的梦(4)
于此,突然读懂了他另一首极为晦涩的诗: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
你真像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鱼化石(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
那个爱人,因为是由自己爱欲与意念所幻化成形的,于是有我怀抱的形状,像一面镜子一样的爱我——在镜子两边,我是你,你是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爱你,便是你也爱了我。但,镜像终是虚……这样空等待的爱 ,终于会让人守身为石。
卞之琳的诗歌中,很多时候喜用一个意象:装饰。在《妆台》一诗中,他说出了谜底——“装饰的意义在失却自己”,“我完成我以完成你”——这便是诗人完成单恋爱情的途径——苦兮苦啊。
不久后,张充和就去了北平。1947年,经人介绍,认识了在中国进修汉语的美国青年傅汉思。傅汉思借交流中国诗词,频频来沈从文家找张充和,连沈家的孩子们都看出问题来了。1948年11月,傅汉思与张充和举行了一个中西合璧的婚礼。一个月后,两人去国赴美,优游度日(看看,这段婚姻的成功只花去一年的时间),而卞之琳呢——
“天天下雨,自从你走了。”
“自从你来了,天天下雨。”
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
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
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
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
想在天井里盛一只玻璃杯,
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几寸。
??????(《雨同我》)
雨寄相思。此诗情境堪比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而对于卞之琳来说,张充和随夫走天涯,真是没有归期的。直到1980年卞之琳访美,才与张充和见上一面。
夏济安日记载:“卞在补牙齿,酒后发牢骚云:少年掉牙齿自己会长,中年脱牙没法长全;少年失恋,容易补缺,中年失恋,才真悲伤。”张充和的远离,让卞之琳有中年脱牙之痛。
一直痛到1955年,卞之琳45岁,10月1日与青林女士结婚。这个结婚,据夏济安说,也是放弃理想之苟且结婚。“像卞之琳这样有天分有教养的人,尚且放弃理想,足见追求理想之难了。”
三、诗歌与爱情:我和你像河两岸,永隔一条水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擅长隐喻的民族。从政治家到阴阳先生到诗人。
隐喻实际上是人们害怕、压抑的一种表现。
??——于坚
一日,读诗人于坚随笔,读到这两句话,顿觉惊警!一针见血说中了国人含蓄与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此,突然读懂了他另一首极为晦涩的诗: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
你真像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鱼化石(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
那个爱人,因为是由自己爱欲与意念所幻化成形的,于是有我怀抱的形状,像一面镜子一样的爱我——在镜子两边,我是你,你是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爱你,便是你也爱了我。但,镜像终是虚……这样空等待的爱 ,终于会让人守身为石。
卞之琳的诗歌中,很多时候喜用一个意象:装饰。在《妆台》一诗中,他说出了谜底——“装饰的意义在失却自己”,“我完成我以完成你”——这便是诗人完成单恋爱情的途径——苦兮苦啊。
不久后,张充和就去了北平。1947年,经人介绍,认识了在中国进修汉语的美国青年傅汉思。傅汉思借交流中国诗词,频频来沈从文家找张充和,连沈家的孩子们都看出问题来了。1948年11月,傅汉思与张充和举行了一个中西合璧的婚礼。一个月后,两人去国赴美,优游度日(看看,这段婚姻的成功只花去一年的时间),而卞之琳呢——
“天天下雨,自从你走了。”
“自从你来了,天天下雨。”
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
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
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
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
想在天井里盛一只玻璃杯,
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几寸。
??????(《雨同我》)
雨寄相思。此诗情境堪比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而对于卞之琳来说,张充和随夫走天涯,真是没有归期的。直到1980年卞之琳访美,才与张充和见上一面。
夏济安日记载:“卞在补牙齿,酒后发牢骚云:少年掉牙齿自己会长,中年脱牙没法长全;少年失恋,容易补缺,中年失恋,才真悲伤。”张充和的远离,让卞之琳有中年脱牙之痛。
一直痛到1955年,卞之琳45岁,10月1日与青林女士结婚。这个结婚,据夏济安说,也是放弃理想之苟且结婚。“像卞之琳这样有天分有教养的人,尚且放弃理想,足见追求理想之难了。”
三、诗歌与爱情:我和你像河两岸,永隔一条水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擅长隐喻的民族。从政治家到阴阳先生到诗人。
隐喻实际上是人们害怕、压抑的一种表现。
??——于坚
一日,读诗人于坚随笔,读到这两句话,顿觉惊警!一针见血说中了国人含蓄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