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民国韵事章节目录 > 自序 一代人的风度与浪漫

自序 一代人的风度与浪漫(2/2)

民国韵事作者:夏真 2017-04-10 13:12
动人的《民国女子》,对张爱玲洞察若火,他始终是最解爱玲风情的人——外人岂能责怪张爱玲在爱情面前盲了眼,她属情于他,也真是结了一段同心。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慈悲是一种大风度、大胸怀。

    三

    那一代人,书香浸淫在心智。

    他们学贯中西,大师风范,是最后的文化贵族。他们视做学问为毕生的追求与幸福,且开辟园地、颇多建树,后人难望其项背。仅就白话文写作而言,知堂文章苦茶般的沉郁而幽宕,语堂文章的幽默洒脱使人如沐春风……百家风流。五四以后,则如孙郁先生所说,白话文写作就显得粗砺了。

    到底是老派知识分子,满襟的智慧与从容,一生的淡泊与浪漫。他们的浪漫又何其简单:一卷书,半日闲,花草茶事,书画笔耕。精神生活的富足,使他们从尘世生活里脱俗出来,胜却人间无数。

    杨绛说钱钟书:“只要有书可读,别无营救。”钱氏夫妇,是真正的读书人。关起门来,淡漠了繁华。岁月之简宁,心境之闲静,如此彻底与纯粹。周有光与张允和夫妇每日伴着厅室书香与庭院清闲“举杯齐眉”;黄苗子与郁风夫妇,过着“春蚓爬成字,秋油打入诗”的书画合璧的侠侣生活。他们守住一窗的寂静与书香,施施然修出一颗智慧心、淡泊心。任人世狂澜吹打,他们依然守住自己的世界,吟啸徐行。

    书能洗心,洁品,立志,立说。而如今,物欲横溢,书香难觅。世上还剩多少个真正的读书人?

    四

    那一代人,青春盛放于面颊。

    民国是个独具美学意义的年代,在最后的古典与最先的摩登之间,青春苏醒,生长出一种美的姿势。旗袍与洋裙,交相摇曳,映衬出淑女的贞静,女郎的摩登。小曲与爵士,咿呀流转,吟唱出花样的年华,粉饰的太平。

    《良友》与月份牌上的明星、名媛,一张张脸是纯真年代里的妩媚。她们笑啊笑,笑得青春像一簇花团怒放。

    民国时期的服饰风尚,名媛摄影,老上海电影,它们折射出的文化美学,风月无边,其人性魅力与社会风情,在今日依然令人惊艳。

    青年,是新的青年,当Mr.某遇上Miss某,可以谈一场看电影献玫瑰的罗曼蒂克的恋。

    旧的体例在解体,新的生活在构建,国学作底蕴,西风正吹拂,人人是蒙娜丽莎,青春与微笑从一个被禁锢的时代里扑哧冰释,在另一个时代里怒放出春天。

    五

    在民国,古风尚存,青春亮烈。在民国,名士风流,淑女窈窕。风花雪月里,是一代人的风度与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