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大骗局——形形色色的骗术揭秘章节目录 > 假药上市:人人喊打(2)

假药上市:人人喊打(2)(2/2)

大骗局——形形色色的骗术揭秘作者:李且东 2017-04-10 12:55
元钱一大把的维生素类药片。

    医药骗子不仅昧着良心用假药欺骗人们,还竟敢登广告大肆欺骗人们。郑先生是天津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板。2005年3月1日的时候,郑先生经营的广告公司接到一个业务电话,对方自称是北京润发广告公司的王总,是经朋友介绍才拨打郑老板公司的业务电话。

    在对方以传真的形式提供了相关部门批复的文件传真后,3月3日双方签订了一份广告合同。这份合同是双方互相盖了章的传真件,也就是说在签合同的时候郑老板也没有见到那个王总的庐山真面目。

    广告合同约定郑老板要为其在天津当地媒体6号、8号、10号三期分别刊登三分之一版的软文广告文章,标题为“糖尿病不再终生服药”、广告费用为15000元,那个王总并且还把汇款单传真给郑老板了。以上程序均在3月4日办妥了,3月5日的时候,双方经过传真校对文字后,3月6日,北京的王总要求的广告在天津如期见报了,但是王先生的广告费却一直没有打到郑老板的账户里面。

    3月10日,郑老板和朋友去北京办其他事,中午的时候顺便给“王总”打了个电话,接电话的是一女的,那位女性告诉郑老板说王总已经下班了,要郑老板下午再打给王总。这时,郑老板向那个女的询问润发广告公司的办公地址在哪里,并表示想登门拜访一下王总。那个女的却告诉郑老板说:“我是新来的,不知道我们公司是什么位置。”等到了下午3点后,郑老板再往王总的办公室拨打电话的时候,就一直没人接听了,随后,郑老板拨打与郑老板联系业务的时候使用的传真号,可传真机也没人接听,要债心切的郑老板随即拨打了王总在广告上登的“杨教授”的咨询电话,接电话的一男的说他也不清楚广告公司在哪里,并且连自己的位置也说不清常一会说自己在“昌平”,一会又说自己在“通州”,随后就挂了电话,郑老板再打过去的时候便无人接听了。

    后来郑老板在拨打了“114”查询后才知道这瓤电话都是小灵通,均转移到福建等地,这伙人根本不在北京,此时的郑老板才知道上当受骗了。

    从郑老板的这个事例可以看出:这伙骗子行骗手段非常巧妙,先是以熟人为由熟络关系,再把发布药品广告的相关批件一样不少地传真过来,签订广告发布合同,价格往往诱人,同时说时间要求紧,把银行汇票先传真过来,然后要求提早发布广告,结果广告已经发布出去了,但广告款一直到不了,再细查,就会发现这原来是个圈套。而广告内容里面有“军医研究成果、具有五大功效”、“以人尉,关爱健康、半价优惠”、“以免上当受骗”等字样,非常具有迷惑性。

    郑老板在接到汇票传真件就信以为真,没等钱到账就给当地媒体垫付了广告费,自己损失了一笔钱。其实,郑老板受骗事小,如果那伙人真的是骗子的话,那广大的糖尿病患者就不知道有多少人要上当受骗,花冤枉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