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驼峰航线章节目录 > 当务之急:如何确保“驼峰航线”的通畅(1)

当务之急:如何确保“驼峰航线”的通畅(1)(2/2)

驼峰航线作者:赵丽娟 2017-04-10 12:50
愿抗日青年,来到了中国昆明。“驼峰”空运的后期,中国航空公司飞机的数量不断增加,飞机失事人员伤亡也很多,公司从昆明招收了一批大学生,经过一段飞行训练,充任空运飞行的副驾驶员,后来转为DC—3型飞机的正驾驶。中国航空公司的领航员、通信员、机械人员也多由中国航空技术人员担任。

    “驼峰航线”运输量太小,怎样提高运输量成为中美两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这个目标,中美双方都作出了巨大努力。中国政府动员了几十万劳工在云南修建机场,美国也雇佣数万名印度劳工在印度修筑了不少机场,这些都为提高“驼峰航线”的运输量奠定了基础。由于中国政府的努力和陈纳德的力争,美国总统罗斯福认同了陈纳德提出的大力增强驻华美军航空兵实力、保证驼峰空运量稳步提高、以中国为基地轰炸日本本土及西南太平洋日军交通线、将大有利于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作战及最后反攻日本的建议,对“驼峰航线”运输量的扩大起了重大促进作用。因为“驼峰航线”的物资大部分是用于供应驻华美军,飞虎队等驻华美军实力增强,势必增加驼峰空运量。

    1943年1月14日在摩洛哥举行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上,罗斯福与丘吉尔达成协议,决定在不影响打击德国的前提下反攻缅甸,为此要求陈纳德的飞虎队能从中国直接攻击日本及其运输线,牵制日军支援。3月,罗斯福决定将飞虎队扩编为第14航空队,由陈纳德任少将司令,独立行使指挥权,并逐渐增强其实力,飞机达到500架,驼峰空运每月应增加到1万吨。同年5月12~25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率美英联合参谋长委员会(由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和英国参谋长委员会组成)在华盛顿举行了代号为“三叉戟”的会议,陈纳德和中国代表宋子文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期间,5月18日,罗斯福在接见宋子文时面告如下决定:①自7月1日起,中印空运加至每月7000吨,其中4700吨应交陈纳德空军使用,2000吨供应陆军,其余的300吨也归空军;②9月1日起,每月中印空运应增加到1万吨,已饬韦洛将军督促修筑阿萨姆机场,限期完成;③5、6两月的中印空运,除每月以500吨供应陆军外,其余全数分配给空军。这是一种偏爱空军的分配办法。1943年8月初,乔治·斯特拉特迈耶少将(George Edward Stratemeye,原美国陆军航空兵参谋长)被委派到达印度,负责协调指挥驻印度的第10航空队和驻华第14航空队,并奉命尽快供应第14航空队所需的作战物资。斯特拉特迈耶到来后,驼峰空运量大大提高。